摘要:骨折中最常見的是四肢某一部位的骨折。如果摔倒或受其它外傷以后,四肢的某個部位疼痛劇烈、發生畸形或活動受限,就要想到可能是發生了骨折。
創傷骨折對于汽車、高樓越來越多的今天來說已經不再少見,所以對于就在馬路邊上,就在我們身邊發生的諸類意外,我們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小常識,一來可幫助他人,二來可以給親朋好友一些安全感。故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骨折急救的一般常識。
骨折中最常見的是四肢某一部位的骨折。如果摔倒或受其它外傷以后,四肢的某個部位疼痛劇烈、發生畸形或活動受限,就要想到可能是發生了骨折。
有的骨折沒有創口,我們稱為閉合性骨折。同時存在有創口的骨折,我們稱為開放性骨折。尤其是老年人,四肢受外傷更容易發生骨折。家里萬一出現了骨折病人,應做緊急處理,然后送醫院搶救。
骨折的五個急救措施:
一、搶救生命
嚴重創傷現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。如發現傷員心跳、呼吸已經停止或瀕于停止,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;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,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;病人有意識障礙者可針刺其人中、百會等穴位;開放性骨折傷員傷口處可有大量出血,一般可用敷料加壓包扎止血。
嚴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帶止血,一定要記錄開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,每隔30分鐘應放松1次(每次30至60秒鐘),以防肢體缺血壞死。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險的骨折病人,應快速運往醫院救治。
二、傷口處理
開放性傷口的處理除應及時恰當地止血外,還應立即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布包扎傷口,以防傷口繼續被污染。傷口表面的異物要取掉,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傷口,以免污染深層組織。有條件者最好用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沖洗傷口后再包扎、固定。
(懷疑頸椎骨折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管怎么樣,也不要搬動病人。如隨便搬運,就會鑄成大錯,以致有生命危險)
三、簡單固定
現場急救時及時正確地固定斷肢,可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損傷,同時也便于傷員的搬運和轉送。但急救時的固定是暫時的。
因此,應力求簡單而有效,不要求對骨折準確復位;開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,而應原位固定。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,如木棍、板條、樹枝、手杖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,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準。
四、必要止痛
嚴重外傷后,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,因此應給予必要的止痛藥。
五、安全轉運
經以上現場救護后,應將傷員迅速、安全地轉運到醫院救治。轉運途中要注意動作輕穩,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,以減少傷員的疼痛;注意其保暖和適當的活動。
骨折后的簡單固定并不是骨折的最終治療方法,故仍應該送病人去往醫院經復位、石膏或夾板固定、甚至手術等方法后才可逐漸康復。
快速連結:骨科點點讚
R74ED41585DDFG